
.png)



文史資料如何包裝成好故事?書本資訊該如何轉譯成巷弄街道的探索? 文化觀光正夯的此時,除了捲動新的商業模式外,也讓文史專業應用有了更創新、豐富的新可能。
閱讀更多
通識教育中心與中國文學系邀請中國語文通識課程專任教師與兼任講師,分享他們的教學經驗和心得。針對國文專題教學經驗與成果分享、執行深耕計畫遭遇的困難與建議和對大學國文課程經營的發展與想像等等方向進行探討。 歡迎本校師生蒞臨。
閱讀更多
有沒有一條路,讓我從年輕走到年老,既是青春航程的起點,也是生命最後的岸? 有沒有一條路,收藏我的喜怒哀樂,讓浮雲般的一生化成傳奇? 是否有一條隱形的線索,串連著寫作的慾望,只是我們未曾自我挖掘,未曾從生命的絕對高度來回顧自己那看似蒼白卻獨特無比的成長過程? 簡媜的散文,與其個人之生活與生命經驗有十分密切的關係,藉由文字,將生活中所見所聞記錄下來,也成為個人生命歷程最好的註解。透過簡媜的散文,可以看見作家在面對不同的生活經驗時的感悟,彷彿也能參與作家不同階段對人事、對社會的關懷,近年更將關注焦點轉向老年生活,將對生老病死的體會轉化為文字,引人更深一層的思考。 這次中文寫作中心邀請到簡媜老師,聽聽簡媜如何談自己與文學密不可分的人生經驗,寫作之於她的生活所佔之地位。
閱讀更多
「作家出版指南」主要是從潘柏霖的出版經歷出發,談論自費出版和出版社出版的差異,解釋詩和小說兩種文體對個人而言的區別,說明他的寫作經驗,以及在出版實務上所遭遇的各種難題。 身為台北人,在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畢業的潘柏霖,他寫詩寫小說,喜歡小王子和小熊維尼。自費出版詩集《1993》和最新作品《恐懼先生》,和啟明合作出版詩集《我討厭我自己》,也和尖端合作出版2本小說《少年粉紅》與《藍色是骨頭的顏色》。自述不擅長自我介紹,認為人生最困難的事情就是自我詮釋。詩作主要發表於個人臉書專頁「潘柏霖」。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