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寫作中心於426日晚間舉行學術論文講座,邀請中文系教授林啟屏老師分享治學心法及研究徑路的開拓。

        
以「金針誰度?談知識增長的志業」為題,或可看出這是一場關於學術研究與寫作的非典型演講,林啟屏老師手握金針,別出心裁,以基礎人文學為軸,帶著知識生命的眼光,運用各種富含情感的詞彙,將學術織作的心法娓娓道來。

           

        什麼是學術呢?林啟屏不從一般常見的各種研究方法切入,而從「志學」與「治學」兩個意蘊深遠的語詞談起。首先,寫作重心在人本身,從事學術寫作應有心情的準備,這就是立志:作為知識分子的願力。接著便要透過自我探索,建立方向感。立志的重點是耐寂寞與非功利。倘若耐不住三更燈火五更雞,做學問便很難從容。而只有非功利,才能好好培養學術興趣。

 

       隨後話鋒一轉,老師以「行過千山萬水」為引,談做學問當放眼全世界,如果不能理解各地的文化底蘊,很難貼近各自的知識文化脈絡。林啟屏以自身為例,暢談自己學術生涯中的世界行腳,從中國大陸、香港、日本一路走到美國、德國、法國各地的知名學府,其間的見聞遊歷、同行往來,不僅開闊了知識視野,也能振奮自己的志學之心。

 

        談完了比較宏廣的學術身心經營之道,林啟屏開始切入研究與寫作技巧層面。先談「顯題」(如何找出自己的研究主題),老師提醒大家切勿輕視日常經驗,很多高深學問便是起自日常,若能在生活中如磋如磨,便可從日常裡發掘問題意識。其次,書要讀得多,並且讀書時當集中精神,逐段精讀,反覆叩問。在問題意識的發想上,找出新材料或新觀點都可嘗試,但前者未必存在,不要執著。

           一個恰當的問題意識,背後通常仍會有知識傳統的脈絡可循,把這些脈絡辨識出來,然後說服讀者問這樣一個問題的意義何在。論文的價值與意義,便是告訴大家解決這個問題有何原創性與重要性。 

       緊接著,林啟屏介紹研究方法與進路,他強調要有自覺的精神,不要炒冷飯,但是也要注意方法多不見得就好,每種方法都有侷限,並建議大家可以嘗試重建邏輯,因為邏輯不僅是分析與歸納,也牽涉到知識的「設準」──亦即我們看待世界的基礎──這就是脈絡化的研究。脈絡一般可以分成外在理路與內在理路,前者是外在時空環境的條件,後者則是一門知識傳統本身內在發展的邏輯。

 

        演講的最後一個段落,林啟屏很快地帶領大家鳥瞰語言、真理、敘述、敘事、描寫、詮釋、信念與學派等涉及知識建構的深層議題,譬如鑒於多數研究材料的局部性,應盡量避免使用全稱語句;價值意識宜保持開放性,存在與價值未必兩分,有時候也是結合的;了解學科典範與不可共量的辯證關係,並且體認到知識是由一連串信念所構成,在每個學科領域,須具備核心信念。最後,老師不忘提醒大家學術倫理的重要,不可輕忽各種引用、抄襲之間的界線。

 

       整場演講在輕鬆又不失深度的氛圍中畫下句點,讓聽眾們對知識工作有了會心的領略。在聽眾提問時,老師補充說明,要在廣泛興趣中找出自己的路,有時候也看機緣,某些偶然條件會促使我們往某個方向前進,他打趣說:所以讀書有點神祕主義的成分,老師只是在旁陪伴,但路是自己決定的。

             這也回扣到老師開場時說的一句話:各學科各有自己的專業,希望透過這場以人文學為基礎的分享,幫助大家找到自己的學術金針,織出自己的金縷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