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寫作中心於12月4日下午,邀請深耕木柵地區、以光明戲院一帶為關注對象的「地方賊」團隊黃恩柏作引路人,帶領20餘位本校學生進行在地走讀。

從木柵路三段的文山公園出發,黃恩柏先簡介文山地區的地名由來、相關歷史。而後介紹公園中的兩塊石碑──「忠魂碑」與「蓄魂碑」,肇因指南路一段曾經設立公有屠宰場,而日本人有「安定、追悼動物靈魂」之習俗,這兩塊碑文也成為木柵市場一帶重要的歷史痕跡。

沿著木柵路三段繼續走,巷弄內有塊神祕的新興所在──「岸汐職人」,由一群年輕人進駐開設咖啡店、常設藝術工作坊、並定期舉辦音樂、電影等活動的小地方,岸汐職人聚攏一群藝術工作者在此創作,非常歡迎政大學生過橋來參與相關活動。

而回到諸多人車往來的道南橋下,黃恩柏介紹前陣子拆除的製麵工廠,其實前身是木柵戲院,在娛樂不普及的年代,提供木柵住民有個觀影的所在,可惜戲院於1970年代結束營業。

最後黃恩柏帶領大家走到光明戲院與光明市場,該戲院與景美地區佳佳、來來戲院為同一經營者,光明戲院建於1958年,曾經是容納800人的大型電影院。市場攤商回憶,除了服務溝子口一帶的公務人員,全盛時期絡繹不絕的政大、世新學生,也帶動附近市場的生意,讓周遭如其名「光明」熱鬧,門庭若市。可惜後來因為都市更新、連鎖電影院出現等狀況,戲院於2012年宣告歇業,留下週邊老鄰居市場攤商,與不捨老影迷的懷念。

地方賊團隊用心的紀錄下光明市場每個攤商的生命故事,以個體的歷史描繪出地方的燦爛與落寞;更策劃相關市集、電影放映、音樂表演等活動,希望能藉此吸引老朋友回來走走,更讓新朋友可以更加認識此地,活化並加強老戲院與周遭學生、住民的連結。黃恩柏也期待未來有更多政大學生加入行列,共同參與並寫下老戲院嶄新的故事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