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系與寫作中心於115日晚間,合辦道南文學獎作家系列講座。首場請到以《滌這個不正常的人》(以下簡稱《滌》),獲台北文學年金計畫的作家廖瞇蒞臨分享。

 

以「寫,不是為了越寫越好」為題,廖瞇扣緊《滌》的書寫發想、成書過程說明。雖然「不是為了越寫越好」的概念,乍看之下對於創作本身有些矛盾,但廖瞇透過自己的文本,確實提出了有力的論證:比起奔向「寫得出色、得到文學獎肯定」這樣的目標,專注於自身所關懷、想處理的題材與物事更顯珍貴──《滌》便是由此而生的作品。

 

為了與隔絕自身的弟弟開啟溝通、開拓理解,廖瞇以弟弟「滌」為中心,記錄了對方的舉動、心情、口語表達;透過逐次累進的對話、反思與扮演顧問者的「宋」的話語,譜寫成一本最私密也最公開的家族隱語錄。藉由這些對話,廖瞇一層層撕開弟弟身上的標籤:「繭居族」、「高敏感」、「未社會化」……等指涉「不正常」的標記,並帶領讀者思考、逼視「何謂正常?」的亙古難題。

 

直剖自身家庭人事的互動並不容易,特別對於這些仍「在場」的人,如何看待、接納對於自身的描繪更令人好奇。廖瞇談及當初分別揣測、擔心父母對《滌》一書看法的始末,而他至今也不確定爸爸是否閱讀過此書,但完稿後廖瞇確實特別給被書寫者(滌、媽媽)看過,且又記錄下他們閱後的感覺與分享。

 

要打破的不只是社會對於「滌」的標籤,廖瞇更有意識的表達出對現今文學獎、文學形式的思考。例如曾有書評提到《滌》以後設的寫法鋪陳,但廖瞇解釋其實沒有刻意挑選,為了要良好地呈現對話,自然以此呈現而已。文學的形式隨機能、內容、現實而生,並不真的有既定框架需要服膺,也不是為了展示技巧而故弄玄虛。

 

另如關於《滌》一書究竟是「散文」或是「小說」,廖瞇也並不真的那麼在意分類的歸屬,目前因為文本的「紀實」性質,大都被歸類於「散文」,但這樣的分類有無必要、有無灰色縫隙,其實並沒有牢不可破的規則可依循。

 

而也因為《滌》獲得台北文學年金而出版,對於「文學獎項」機制與參賽實務經驗,廖瞇直言,文學獎是個中性的平台,應該是要透過你的作品,讓讀者看到不同的世界、折射出不同風格,而非讓作品變成文學獎的樣子。他也鼓勵有志於創作的同學,不需覺得自己要很有才華才下筆,只要開始書寫,才華就有被看見的可能。

 

最後,廖瞇提到,雖然他常說「不想寫可以不要寫」、「寫,不是為了越寫越好」等想法。但是,這並不代表他認為寫作態度可以隨便;常常有人問他為什麼叫作「瞇」?

 

「瞇」這個字,就是我對創作的回答──講座尾聲,廖瞇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