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27日晚上,政大寫作中心與道南文學獎合辦作家系列講座,第二場榮幸邀到作家陳雪。陳雪「現身說法」談及成為職業作家的歷程,當然也旁及討論獲國藝會「長篇小說創作發表專案」補助的新作《無父之城》。

陳雪上半場的「前情提要」,著墨的是自己求學期間及早期的工作經歷。中央中文系時期的他積極參與社會運動,包含野百合學運,在社會實踐與高蹈的文學理論、創作間,陳雪確曾認為文學可以解決的事情太少、太過緩慢;但當學運結束,同學們復歸各自崗位後,百無聊賴、方向迷茫的他提筆寫作,因而意識到「文學原來也有其激進之處,而且可能更關乎自己內心。」於是告別大學生活的他,也正式確認自己想寫作、愛寫作的心跡。

有錢難買少時貧,文學路從苦中來

讀過《橋上的孩子》的朋友們,大概對陳雪成為職業作家前豐富、驚悚的職涯選擇不陌生。年輕的他曾當過靈骨塔業務、咖啡店店員、在台中夜市擺地攤,甚至還擔任酒店會計。這段期間見過許多形形色色的人,同時也在為錢疲於奔命的過程中,更體悟自己希望有時間寫小說。

原本當積蓄存到三十萬時,就要毅然決然的辭職專事寫作。但忙碌於籌錢讓家人還債的他,一直苦於「賺更多錢」的魔咒無法脫身,在一段身心失衡、接受心理諮商的時日後,他決定離開家鄉、來到台北。「我後來才知道,要成為職業作家唯一要作的就是辭掉工作而已,不用有三十萬、也不用有什麼其他。」,於是手邊僅帶著一兩萬的陳雪,在台北租了小套房,自此開啟了職業小說家的路程。

 成為文字的學徒:熱情是天賦

一直到現在,陳雪說自己一天的日常極度規律:九點起床、吃完早餐後開始寫作;中午用餐完繼續寫到下午三點,才開始其他的工作如演講安排。這樣看似「簡單」的生活,其實相當不簡單,包含抗拒社群媒體的聯繫、過多的社交、抽菸喝酒的習慣等等。

 陳雪也給新生代有志於創作的同學一些建議,如可以從練習寫一條街、一間商店開始,帶著敏銳的眼睛、困惑的心體察、感知周遭生活。並且盡可能在30歲前養成穩定的作息:「如果你沒辦法一天閱讀一小時,那說要寫小說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而大學生可以選擇與自己最近身的事物描寫起,例如家庭、打工經驗、朋友互動等等,和題材始終保持關係,但同時具備抽離的能力。

 

最後,陳雪談及寫作《無父之城》的期間耗時三年,當中作廢了約五萬字的文字,確認無法使用。「但我有這個自信讓它就這樣作廢,並不是我自我感覺良好;而是我知道自己會持續寫下去,我想寫且愛寫,書寫的想望與熱情支撐我一遍又一遍從頭來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