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南新村走讀活動圓滿結束!✧
✧本來白天風雨交加,所幸活動一開始便馬上停歇,十分Lucky!感謝本次導覽老師──法律系校友,步道協會的杜竹蓀老師與化南萬興願景團隊召集人陳淑美老師,做為化南新村的長期保存倡議以及研究者,由他們來帶領師生們認識政大周邊文史建築與植物再適合不過!
✧化南新村自1964年起建,後於1968年9月、1970年3月即1971年分四批次建設,原本要被拆除成為法學院,後來保存進而活化為學生宿舍。這片宿舍區與被列為文化資產的希志樓同樣都使用洗石子工法作為建築立面的材質,Z字形的圍牆設計也是當年節省耗材又堅固耐用的建築風格。此外老師也向我們指出麥側的尺標線是過去政大周圍曾經淹過水的見證,而水文地理也帶出加強堤防修建歷史與「吾道南矣」的道南橋前世今生。
✧關於化南新村的住戶,淑美老師作為曾經的居民,道出此地曾有書法家及文化學者劉太希、中國哲學家熊公哲、唐人小說學家王夢鷗等著名知識分子,許多小巷也因此有「法學街」、「文學街」的俗稱。淑美老師回想起童年串門子吃遍獅子頭、糊塗鍋的小日子仍意猶未盡。
✧本次走讀另一特別之處在植物的認識,過程中淑美老師指引大家尋找葉子,最後在寶來福茶葉店內進行葉片的拓印創作並一一分享此趟路程聽下來的心得。許多正在或曾經住在化南的同學也都驚訝於自己腳下這片建物與土地原來曾有過如此深厚的歷史底蘊與有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