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中文寫作中心於三月十日晚間,舉辦本學期第一場演講活動,邀請到了「美國女孩」導演、金馬獎最佳新導演得主阮鳳儀,以及獲選為Forbes 30 Under 30 Asia的製片人苗華川,以對談方式分享電影製作的經驗。

本次活動從影視「寫作」與製作兩大主題來討論:首先,導演勉勵在場觀眾多看多讀故事,從類型中找出不一樣的特點;若有自己想看、卻從來沒被拍過的故事,其實就是創作者該講述的故事,可以大膽落筆、寫出來。阮鳳儀特別提及「寫作夥伴」的重要性,不論是尋找共同編劇、編劇顧問參與創作,或是請製片人、工作人員,甚至是非劇組成員給予意見,都盡可能坦然接受批評進行修改,而不要將建議視為對創作者的批判,只試圖辯護、反駁,反而該要思考這些問題被提出背後的原因。

另苗華川從實務面建議,寫劇本時就應該考量到可拍性,並清楚預設受眾以定位作品類型;但不論何種類型,編劇都必須對寫作「坦承」,才能引起觀眾共鳴。導演亦推薦了《編劇的藝術》、《原子習慣》等書,建議創作者深入、重複閱讀工具書,對寫作會有所助益。

接下來在有關電影製作經驗的分享中,製片人強調「拍攝動機」的重要性,為何想講述這個故事、題材,這些前行疑問都應該考慮周詳;劇本是電影的骨幹,唯有好的劇本才能有好的成果。此外,要清楚影片的市場定位,因為找資金、演員都很困難,製作前仍須考量如何吸引觀眾。


阮鳳儀建議創作者要建立人脈,如嘗試片場不同的職務可以增加經驗。而導演與製片人間須密切溝通,因製片在意的預算與導演藝術上的想像會相互影響,所以前製非常重要,若拍攝初期就出現問題未能解決,拍攝過程中更不可能有時間、心力、資源來處理。 找團隊重要的是拒絕品牌迷思,並非愈有名的團隊愈好,要找到做事風格互補、價值觀與審美契合的人來組建團隊,才是最適合的。阮鳳儀也開玩笑地說:「據說高達曾說過:『喜歡不同類型電影的人,一定會離婚。』」找到彼此興趣、價值觀的團隊才是不二法門,也才能穩定長遠的共同工作。

關於資金來源與票房,導演也建議在場創作者,若之後有機會尋找資金,一定要為投資人量身打造企劃書與報告內容,拿出優秀的美編、詳盡的企劃與前行短片,增加投資者信心與投資意願,並推薦大家通過臉書粉專「台北票房觀測站」的數據追蹤票房,如此才不會迷失於同溫層中,誤判票房落點或是錯估題材的接受度。

最後的問答環節,導演和製片準備了親筆簽名海報、電影口罩送給發問的觀眾,現場提問不絕、反應熱烈,二位也分享了關於田野調查、選角、道具設計、台詞等創作、製作與拍攝過程的花絮。可惜因時間有限,最後在意猶未盡中,以大合照結束了精彩的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