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系訊】政大中文寫作中心於325日晚間舉辦「扎根在地,書寫地方——苑裡掀海風地方創生經驗談」,邀請「苑裡掀海風」發起人林秀芃、劉育育蒞臨分享。 

       最早自2010年「苑裡反瘋車」運動集結,「苑裡掀海風」的組織勾勒出一條由「反」至「返」的路徑。兩位發起人各歷經不同生命歷程,最後回到苗栗苑裡、恰好代表著兩種返鄉青年的樣態:林秀芃作為台北人赴苑裡的”I-Turn”,以及劉育育作為苑裡當地人、到都市就學後返鄉的”U-Turn” 

       早先日本提出「地方創生」概念,來自因應高齡化人口、勞動力外移的「地方消滅」。同樣地,苗栗苑裡與台中大甲僅一溪之隔、加之苑裡百分之五十的人從事傳統農漁業,年輕人外移至台中就學、就業的狀況非常普遍。 

       「怎麼把苑裡的文化挖掘出來,以抵抗磁吸效應?」這個疑問,成為劉育育和林秀芃從事地方工作的起心動念。 

       林秀芃提及,多數人常誤會所謂「青年返鄉」,大多就是指返鄉「務農」。雖鄉鎮的確缺少青農,但以實務經驗而言,鄉鎮缺乏的是各式產業的人力與人才,並不僅限農業。且比起大家所知的偏鄉,農村跟中介鄉鎮,反而更需要更多的關注及人力的回流。

      因此,除了與苑裡在地農業相關的「藺草產業復興計劃」、友善農業耕作的推廣與教育。劉育育與林秀芃也率領團隊,進行了以在地文化為核心,不同領域與階段的工作項目:如在地居民產業文化編採、發行獨立出版的地方誌、串連在地小旅行、開設「掀冊店」據點、辦工作坊;甚至在不拿任何補助的情況下,舉辦了苑裡的在地藝文祭「海風季」,成為擾動苑裡日常的創意種子。 

       林秀芃提到,地方創生不是光憑靠腦袋,更多是身體的勞動來尋找地方知識。以苑裡這個傳統務農鄉鎮為例,腳要插在田裡面、知道在田裡走路有多困難,透過身體去感知與理解,才會體會何謂地方DNA 

       而書寫作為「苑裡掀海風」著重的文化保存與溝通形式,「生活先於寫作」是深耕在地秉持的心法,任何書寫根基於日常。除了透由田野調查,挖掘在地居民的生活知識、生命與勞動經驗外,苑裡掀海風也致力於透過各種活動形式,創造敘說、關係建立的場域,將個人經驗實踐為公共知識。

       幫助產業沒落、人口外流的鄉鎮,看見價格背後的「價值」。書寫與行動介入兩者相輔相成,挖掘與記述、理解後的轉譯,讓台灣的文化立基於在地的風景,達成了苑裡掀海風以人為本、在地共好的時代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