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寫作中心於9月22日晚間舉辦本學期第一場講座,邀請現任職北藝大,長期深耕勞工、新移民處境的顧玉玲老師蒞臨分享。
以「誰能限制飛鳥與游魚的去向?」的叩問作為開頭,老師談及移民工的「流動」與「壁壘」關係。老師強調:設立邊界、貼上不同的標籤,是晚近幾十年才產生的結果;而邊界由誰劃定?排除什麼樣的他者?這些交織初不同的社會問題。隨著全球化的遷移,身份的轉換雖已不可逆,然而「外籍生」、「外籍配偶」等「外OO」的他者標籤,仍常常綑綁著我們對部分族群的看法、扁平化對他們的想像。
要能夠豐富對於不同族群的理解,首要在於願意與其產生連結、甚而長期深入田野;然而如何在「貼身」與「抽身」的距離量測中,找到平衡且適切的介入方式、則有賴不同的心法:如老師提到面對結構下的弱勢者,重點不是對方在想什麼,而是「為什麽他這麼想」?而其他心法如「沒有絕對的客觀中立,唯細心辨識條件差異」、「自我縮小了,承載的空間就變大了。面對讀者,溝通比展演更重要」等心態,也都是貼進觀察對象時重要的細節。
落實到老師專擅的「非虛構寫作(non-fiction)」上,「非虛構」基本特色之一,即在無論敘事、說理、抒情、批判,都有現實材料的支撐;而創作最大的用意,並非提供真理,而是給予解釋世界的一種可能性。這些書寫常在抵抗主流媒體長期去脈絡化的傾斜報導,照見社會結構中不平等的弱勢關係。而有志於此者,應該要能抽出同質性高的生活圈,練習從當事人觀點出發,理解超越自身經驗的生命故事,並能拉出歷史視野的關照與反思。 而老師也笑著說自己筆下的故事「都很好看」,雖田野中遇見的多是沈重的人際關係、令人傷感的故事情節,然而不必然要以殘酷的筆調陳述,也非單刀直入代位控訴;作者可以利用自己的鋪排,帶讀者逐步進入其中、使讀者如臨田野空間,比起雄辯滔滔,有血有淚的「深描」更具溫度與厚度。
最後問答、分享期間,同學相當踴躍的提問或給予回饋,被問到如何處理深入田野的人際情緒勞動、或是因同情無法割捨的難過。顧玉玲如此勉勵:就帶著心中那種難受吧,讓它以生命的負荷在場,時時提醒自己,它的積累造就出最獨特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