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中文寫作中心邀請到有有青少年最愛詩人之稱的潘柏霖來講述「作家出版指南」,主要是從潘柏霖的出版經歷出發,談論自費出版和出版社出版的差異,解釋詩和小說兩種文體對個人而言的區別,說明他的寫作經驗,以及在出版實務上所遭遇的各種難題。
在和啟明合作出版詩集《我討厭我自己》的後記寫著:「成長的過程中,你是很容易討厭自己的,但要記住,那真的沒有關係。」
在演講過程中,主要以《1993》為例,這本書籍出到第三版了。封面的骷髏人從初版的蹲坐,增訂版的掐住自己脖子,到現在雖然戴上王冠燈關會發光卻斷了右手。他自述這是一個曾經信誓旦旦,相信自己不需要成為更好的人,以為自己夠好了,終於可以成為英雄,卻在怪物出現時因為太害怕而錯失斬殺怪物的時機,手裡的劍化成泡沫,周遭同行的伴侶們都被怪物咬斷倒在地上——這個傢伙,發現自己根本不是英雄,無法拯救任何人,無法移動地留在案發現場,看著滿是血跡的地板,終於意識到自己搞砸了所有事情。
每個人犯錯後大概都會很想逃,可惜的是,無論如何逃避,悲傷,罪惡感,各種情緒都會找到方法,重新鑽回自己的生活之中。事實是,就算把那些情緒放到一個小盒子再塞到小盒子裡再塞到記憶最深處,但總是在措手不及的片刻,它們就又一次重新出現到你面前了面目猙獰——究竟對於自己所搞砸一切了的這個現實,一個人能夠怎麼反應?
如果將詩集視作個人的記憶檔案庫,《1993》每一次的改版,每一首詩的更換、回應、修正,都是在抵抗記憶,就像是考完試的小孩看著滿是紅字的修訂,提醒自己下次不要再犯這些錯——即便我們都知道錯誤是無可避免的,我們終究會毀掉一切,因為我們就是那座毀滅一切的屠宰場。
我們是不是透過犯錯,來認識自己的?究竟要犯多少次錯,修改多少次自己,我們才能夠成為自己?一個人,更改多少次自己,才會不再是自己?我們有可能成為自己嗎?
有一個比較理想的狀況是這樣的:我想要試著相信,如果我願意面對自己犯過的錯誤,我知道不會馬上發生,但或許有一天,我就能夠通過它們,我就能停止毀滅一切,搞砸所有美好事物的衝動——我就能夠更接近自己一點。
傳院一的王雅萱同學表示:「除了很有用的出版參考資訊以外,很喜歡字裡行間流露出來的觀念,對於生命與活著的想法也讓人反思!而且知道了一些作品背後寫作概念,對於書寫的想法,還有當下的誠實與快樂都喜歡。也喜歡講者跟觀眾互動交流、分享想法的過程,又讓人可以了解更多不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