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寫作中心邀請到吳曉樂來跟大家談談關於創作、關於用功、關於努力之後的成果。聊聊標籤與階級、壓力與要求,從《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到《上流兒童》,她的書中從描寫人性到刻畫階級,要我們去思考,不單單只是接受,家庭之於我們,並不是只有名為「為你好」的情緒勒索。我們應該從從不同面向,不同立場,去理解思考人、家庭與名利之間的意義。
在演講過程中,她告訴學生找尋自己的長處及興趣,不要鑽牛角尖,從自身實例、法律系的求學歷程、家教生涯中與家長和學生的互動到出書後讀者的回饋,在接受眾多資訊後反芻出具說服力勉勵,調整出良好的心態,堅定的步伐以執行創作。
或許你的人生中一直很害怕跟別人「不一樣」、自己是「不正常」的。講者力利用不同時區、鼓聲舞步為例,安慰鼓勵聽眾。嘗試不提供一個解答,而是引導台下可以思考的方向。
歐德二的姚玠玫說:「我很喜歡講者的談話風格,感覺是舒服的,我也覺得她講得許多事切中我現在的狀態,能讓我重新思考目前該如何做。對我來說,這場講座很像一場觸發的講座,有各種點值得再去深入探索,很開心參加了這次的講座!」另外,心理二的胡芳瑜同學表示:「很喜歡這次講座的標題:「勤無益,嬉有功:談寫作也談如何放過自己」;命名者的用心與功力都展露無疑。謝謝中文寫作中心,每次想到這個單位都覺得政大真的很照顧學生而感動,並感到幸福。大家辛苦了!」
